語文作為學科之首,重要程度不僅僅是停留在考試卷子上、課本中的內(nèi)容,更多的是作為一門用語言作為基本承載的學科,更多的是培養(yǎng)學生邏輯、表達能力的重要基礎。多讀書的重要性不在于能夠讓人寫出妙筆生花的文章,而是能夠在最基本的表達中,能夠言簡意賅的準確描述,而是過于冗雜或者詞不達意。
作為一名語文老教師,王維輝幾十年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崗位,在他看來,語文有可以用一年或者兩年提分的可能性,但是對于大部分基礎都沒打好的學生而言,要想達到120分以上,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語文這門課難在基礎打造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,所以想要一蹴而就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性。對于一到三年級的學生而言,如果想要打好基礎,那么就要注意3點。
1、音、形、意的三重記憶
在學習一個生字的時候,最開始之所以難,是因為孩子沒有一個基礎的字詞框架概念,這樣就會出現(xiàn)會說,不會寫;會寫不會用。在王維輝看來,學習生字的時候,最重要的并不是讓孩子快速記住一個字的寫法或者讀法,而是要集合音、形、意的三重學習,這樣打造一個立體的學習思維框架,讓孩子能夠用讀音來輔助記住意思,而用意思來記住字形。
小學生在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快,而是穩(wěn)。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,可以多多讓孩子用字造句、說話的方式來加深記憶,同樣相應的文章閱讀也很重要。
2、好記性不如爛筆頭
語文是一門吃“手”的學科,能夠在學習的時候過目不忘的寥寥無幾,大多數(shù)的學生都是在不斷地重復、犯錯、糾正的過程中,才能徹底掌握一個字詞。很多大人還會感到提筆忘字,就是因為太長時間沒有練習,所以出現(xiàn)遺忘的情況,對于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。
好記性不如爛筆頭,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勤加練習,多動手、多動筆,只有這樣才能打好基礎,減少低級犯錯失誤。
3、讀書永遠不嫌多
小學生可能不愛讀嚴肅文學,這在王維輝看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,針對孩子相應的年齡階段,選擇孩子愛看的書籍,并且長久的保持下去,這在王維輝看來就是非常不錯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之一。
讀書永遠也不嫌多,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,在幼年時期培養(yǎng)出來的學習習慣可能伴隨終生,讓人受益無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