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教育格局真的變了!”這是江岸區(qū)一位2023年幼升小家長對小祁說的原話。
按照她原本的計劃,孩子明年是一定要讀育才的,而且一定要是黃孝河路上的,初中要在華源和廣雅中選。夫妻兩個為此房子都看了十好幾套,可負擔得起的二手房不是居住面積太小就是房齡太老,基本的居住功能尚且勉強滿足,更不要談居住體驗了,而中意的房子又太貴,幾乎高不可攀。
本來小夫妻倆合計著把現(xiàn)在住的遠城區(qū)的房子置換一下,甚至都做好了未來九年消費降級的準備,可發(fā)生的幾件事又讓她動搖了。
第一次動搖是因為聽群里的其他家長說,民辦全面搖號之后,公辦本部2021屆初一的成績要更好,甚至一些公參民優(yōu)秀老師也回流到了本部,許多家長預測以二初為代表的公辦初中要迎來發(fā)展機遇。第二次動搖則是前段時間12所公參民學校轉為公辦。
現(xiàn)在看來,武漢家長以前普遍認為的“小學選公辦,初中選民辦”的升學路徑要變了。
01
公民格局逆轉,教育重心遷移
教育,從宏觀來看是一個場域。
2008年,武漢22所改制學校改革,其后剩下的11所變?yōu)楝F(xiàn)在的公參民學校,十多年的發(fā)展,這些公參民學校有一所算一所都是區(qū)內的扛把子。
長期以來,江岸堪稱“牛娃學霸發(fā)源地”,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里有三所公參民初中,優(yōu)質教育資源這里“高度濃縮”。
江岸為武漢學霸近乎貢獻了半壁江山,那江岸學霸又是誰培養(yǎng)的?
以常居武漢“九大名高”三甲的武漢二中為例,2020年高考中,600+的有396人,武漢二中的生源又基本來自二中廣雅和七一華源,這兩家一共輸送近70%生源。如果再往小學追溯的話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兩所初中的生源主要來自育才一小、育才二小,再次是沈陽路、長春街。
作為傳統(tǒng)漢口教育體系的代表,小祁以前就說過,江岸有非常嚴格的晉升路徑,某種程度上講,甚至有點“封閉”。名小——名初——名高,你要一路打怪升級,“名校出身”很重要。
所以,江岸區(qū)的家長喜歡倒推孩子的成才路,并圍繞著倒推的起點——“育才”,形成了教育重心,越往重心迫近,孩子未來的名校之路越穩(wěn)固。
2021年之前,武漢民辦學校有一定的自主招生名額,所以只要孩子小學成績好就能進好的初中。2021年之后,不再是這樣,全民搖號,需要有運氣加持。
盡管二中廣雅和七一華源今年轉為公辦后免學費,但是家長還是比較理性的,從周五(7月15號)公布的搖號數(shù)據(jù)就可見一斑,甚至七一華源的報名人數(shù)還有所下降。
2022武漢部分學校搖號結果;江岸區(qū)總體數(shù)據(jù)和去年相差不大,華源甚至有上漲;數(shù)據(jù)來源于官方
沒有選擇搖號的牛娃生源去了哪?沒錯,是對應的二初和七一本部。
2022年12所公參民學校的時代結束,公辦學校的時代來了。從最新的成績數(shù)據(jù)來看,二初和七一公辦強勢崛起,本部成為領頭羊。
執(zhí)行民辦全面搖號之后,2022屆江岸區(qū)七下成績;圖片來源于家長群
伴隨著公民格局的逆轉,江岸區(qū)家長的升學邏輯也發(fā)生了變化,如果說以前公參民初中是首選,現(xiàn)在則是九年優(yōu)質公辦一路到底,再考上名高,如此完成便又完成了一代人的教育培養(yǎng)。
那么,江岸新教育重心在哪?
02
倒推學霸路徑,新源頭雛形已現(xiàn)!
目前,武漢入學方式主要以“單校劃片,就近入學”為主。二初與七一成為區(qū)內翹楚,對口的小學自然也將成為新的“牛娃學霸發(fā)源地”。
根據(jù)2022年最新的對口劃片公示:二初(融科校區(qū))對口沈陽路小學、一元路小學;七一對口長春街小學,如果說2021年之前江岸教育重心是在黃孝河路上的育才區(qū)域,那么2022年開始,重心將向東南方向的三陽路偏移。
盡管在小學層面,與省重點相比,這三所學校盡管最高只是市示范一級的,但無論是教育質量還是家長口碑都是響當當?shù)摹?/p>
“我覺得沈陽路小學各方面都挺好的,基本是按照雙減的大方向要求在走,作業(yè)基本在學校做完,回來都是非紙質作業(yè)。學習習慣抓的蠻嚴,基本的口算、課外閱讀、復習、預習那是天天都有的(除了周四無作業(yè)日)。對孩子們課堂紀律、在校行為要求也很規(guī)范,然后對存在一定障礙的孩子也不放棄,會采用和家長溝通、鼓勵、帶動、批評教育等等各種辦法幫助進步。基本每學期都有5次以上的公開課或者測評之類,因為聽孩子經?;貋碚f又上公開課之類?!边@是沈陽路小學在讀家長Smile媽眼中的學校。
還有一元路小學,也是長期對口二初的市示范小學。至于對口七一本部的長春街小學,一直以來因為獨享對口七一本部,所以在同類型名小中,一路高歌猛進。
小升初對口直升,所以對于一所小學來說自己是名小遠遠不夠,還要對口的初中也是名初,這方面長春街小學就吃了紅利。隨著二初崛起,沈陽路小學和一元路小學無疑在近幾年也會成為頂尖熱門公辦小學,成為公辦崛起時代的學霸發(fā)源地。
沈陽路小學;圖片來源于網絡
03
九年優(yōu)質教學雖香,入學難度要掂量!
小學讀長春街、沈陽路或者一元路,直升對口的二初和七一,這的確很香,但是,頂尖教育資源的入口在哪?
在武漢,公辦基本是房戶合一、對口入學。對于熱門學區(qū)來說,特別是重點小學+重點初中的雙熱門學區(qū),說實話門檻不低。
江岸這邊的頂尖學區(qū)主要是二手房,年限久、規(guī)劃普遍較差,房齡20年以上的更是不能貸款,一次性支出四、五百萬這樣一大筆錢,對很多家庭來說需要謹慎掂量。
在我看來,為了入學買二手房,事先必須先考慮好生活品質有可能不同程度下降,甚至是極度下降,這種下降不是一年半載而是6年起步,要仔細掂量其中的利弊得失。
想要孩子上名校,也不能一時頭腦發(fā)熱。因為后續(xù)引發(fā)的家庭瑣事、通勤要求、住房擁擠等往往才是最大的關鍵,那才是真正的生活,一旦與當前生活大相徑庭難以適應,原來的美好愿景會在煎熬中變得暗淡并徹底失落。
但現(xiàn)實是,除了二手房在江岸頂級學區(qū)內,新房其實很少見,并且價格不菲。
上周去了一趟沈陽路小學,下了三陽路地鐵站后走了100多米,一眼就發(fā)現(xiàn)了遠洋長江樽,和周邊的古樸老舊的小區(qū)相比,這個位于江岸區(qū)京漢大道與解放公園路交匯處的新樓盤很打眼。
相比周圍的老破小的房子,遠洋長江樽就是一個位于城市核心地段的新房產品,公寓產品非常適合陪讀家庭。
這里集政、商、文脈、生態(tài)風光于一體。周邊交通路網發(fā)達,1/7/8號線通達全城,距三陽路站僅約100多米。區(qū)域商業(yè)配套成熟,與武漢天地、江漢路、武廣等大型商圈距離都不遠,項目自身配套特色商業(yè)街區(qū)。周邊名校聚集,沈陽路小學、武漢二中、七一中學等十幾所省市名校覆蓋周邊,教育氛圍濃厚。
"
民辦搖號后,隨著二初和七一的成績提升與反超,優(yōu)質師資回流,加上牛娃生源的對口留存,對口的長春街小學、沈陽路小學和一元路小學勢必進一步搶手,成為武漢頂尖優(yōu)質公辦學校。
眼前就是頂尖教育資源,遠洋長江樽距離沈陽路小學只有三四百米,距離長春街小學和一元路小學也只有1.4公里左右的距離。在地理空間上,項目與這些熱門公辦學校幾乎觸手可及。
目前來說,義務段公辦學校主要是對口入學,除此之外,還有統(tǒng)籌入學、購買服務、多校劃片搖號等入學方式。統(tǒng)籌入學的對象主要是學位有空余的學校,至于后兩種方式武漢地區(qū)偶有運用可是不太廣泛,但其實在北上廣深等地區(qū)較為常見。
新教育格局下,找準一個區(qū)域的教育重心,有時候比盲目“雞娃”更重要。